/ 查詢結果 /
辭條編號 | 001434 |
辭條名稱 | 禮斗法會物品 |
所屬分類 | 民俗文物 / 宗教的民俗文物 / 祭祀文物 / 祭祀活動及物品 / 法會 |
辭條簡介 |
在臺灣道教廟宇中,一般每年會舉行兩次禮斗法會,一為春季禮斗法會,二為秋季禮斗法會。所謂「禮斗」,民間也有俗稱「拜斗」的,此乃是源於古代的星辰信仰,道教傳統認為:「南斗注生,北斗注死」,所以祭祀南斗星君可延壽祈福,祭祀北斗星君可消災解厄,故參加禮斗法會能祈求闔家「元辰光彩」、消災祈福。 而禮斗法會中所需要的物品,最基本的便是供奉每位斗首的「斗筒」,此為禮斗儀式中所供奉的聖具。斗筒一般使用於禮斗法會,或醮典時用以祈福祭祀,稱為「斗燈」。斗筒從一般的米斗、鐵製的圓桶、到雕刻精緻的單層或三層(象徵天地人三才)的木斗皆有,其中盛滿白米,上插涼傘,傘下為紅色斗籤。斗籤頂端畫有三清道祖的符號「333」,中款書寫「奉天京正照祈安植福沐恩○○○(填寫信士信女姓名)暨合家人等當生本命元辰星君罡」,龍邊上面有一圓圈內寫「日」字,即太陽星君,其下畫有南斗星君(六顆星)的斗形符號,並書有「南斗添福壽」五個字;虎邊上面有一圓圈內寫「月」字,即太陰星君,其下畫有北斗星君(七顆星)的斗形符號,並書有「北斗註長生」五個字。 斗籤插在斗桶內,斗筒中依序置放剪刀、尺、鏡、劍諸吉祥、辟邪物,以示五行俱全,亦各具深刻之寓意,例如:寶劍屬金,辟除不祥;剪刀亦屬金,既可剪除不祥,亦諧音「家」,全家增祥;秤一把屬木,可秤一家之福分;尺一把亦屬木,可衡量是非善惡;其內又有土缽乙只置於圓鏡之前,屬土,內盛燈、燭油屬水,加上點燃後之火光,五行便俱全了。斗燈一旦點燃後即不可熄滅,經由火光照耀鏡中使之閃耀通明,以此祈求斗首闔家「元辰煥彩」、運途順遂、消災賜福、福壽綿長。 |
相關辭條: | 中元普渡物品 , 禮斗法會物品 , 水陸法會物品 , 盂蘭盆會物品 |