/ 查詢結果 /
辭條編號 | 001437 |
辭條名稱 | 水陸法會物品 |
所屬分類 | 民俗文物 / 宗教的民俗文物 / 祭祀文物 / 祭祀活動及物品 / 法會 |
辭條簡介 |
水陸法會,略稱水陸會,又稱水陸道場、悲濟會等,是中國佛教經懺法事中最隆重的一種。這種法事是由梁武帝的《六道慈懺》(《即梁皇懺》)和唐代密教冥道無遮大齋相結合發展起來的。「水陸」之名,始見於宋遵式(964—1032)的《施食正名》,謂係「取諸仙致食於流水,鬼致食於淨地」(見《金園集》卷四)。其法事內容,在七晝夜之間,主要為結界灑淨、遣使發符、請上堂、供上堂、請下堂、供下堂、奉浴、施食、授戒、送聖等。上堂三寶十位聖賢,奉請於午前;下堂聖凡十位神靈,召請於初夜(《水陸儀軌》卷二)。此儀式中的上下堂十位,即依舊制上下堂八位增訂而成(《普說水陸緣起》見《水陸儀軌》卷二)。其上堂十位是:十方常住一切諸佛、十方常住一切尊法、十方常住諸菩薩僧等。下堂十位是:十方法界四空四禪六欲諸天天曹聖眾、五嶽四瀆福德諸神等。 至於現行水陸法會壇場的佈置、念誦經典及其人數,牌軸的規定和進行的程式等,依《雞園水陸通論》等所說,法會壇場分為內壇和外壇。法事以內壇為主,像設佈置香花供養,力求莊嚴。正中懸掛毗盧遮那佛、釋迦牟尼佛、阿彌陀佛三像,下置供桌,羅列香花燈燭果燭供物。其前安置長方臺四隻成四方形,臺上分置銅磐、鬥鼓、鐃鈸、手鈴及儀軌等,為主法、正表、副表、齋主四人所用。四圍繞以布幕,將內壇分成三間。兩側分掛上堂、下堂各十位水陸畫像。畫像之下列插牌竿,詳記每位聖凡名稱。牌上皆畫寶蓋,下畫蓮花,中用黃紙;下堂則用紅紙以為區別。 水陸法會的物品包括有1.水陸上下堂十席的畫像掛軸 :法界諸佛、諸位菩薩、緣覺、聲聞、明王、八部、婆羅門仙。次則供養梵王帝釋二十八天、盡空宿曜一切尊神。下則供養五嶽河海大地龍神、往古人倫、阿修羅眾、冥官眷屬、地獄眾生、幽魂滯魄、無主無依諸鬼神眾、法界旁生。六道中有四聖六凡等等。2.文檢:水陸榜文、對六道群靈的赦書及疏文牒文以及牌位等等。3.紙糊器物:監壇大將、送赦書的使者及官馬等等。 |
相關辭條: | 中元普渡物品 , 盂蘭盆會物品 , 水陸法會物品 , 禮斗法會物品 |