/ 查詢結果 /
辭條編號 | 002127 |
辭條名稱 | 舞臺 |
所屬分類 | 民俗文物 / 藝術性民俗文物 / 音樂、戲曲、遊藝、娛樂 / 偶戲 / 皮影戲 |
辭條簡介 |
早期臺灣皮影戲常用牛車作為表演舞臺,由於皮影戲是農業社會裡農民閒暇時所從事的一種副業,牛車在當時是極為普遍的工具,因而成為早期皮影戲演出最簡易和方便取得的舞臺。演出地點通常是在寺廟廣場或鄉村空地,利用一至兩輛牛車作圍,以帆布或蘆葦為屋頂,便可搬演皮影戲。至光復後則改用較為進步的鐵牛三輪車,但仍為就地取材的方式,直到民國六○年以後才開始有專用的皮影戲舞臺。 現代皮影戲舞臺的結構以鋼鐵或竹竿組合而成,舞臺上方、四周以尼龍帆布覆蓋後臺,舞臺前方為影窗,影窗內側下方架設白熱燈泡作為投影之用,燈泡除白光外還會添加紅、黃、藍、綠等不同顏色的燈泡,使銀幕更加亮麗,增加演出效果。皮影戲的舞臺輕便,不受場地或其他條件限制,可自由隨地演出。 |
相關辭條: | 布景道具 , 雜 , 淨 , 戲箱 , 偶材 |