/ 查詢結果 /
辭條編號 | 002196 |
辭條名稱 | 陀螺 |
所屬分類 | 民俗文物 / 藝術性民俗文物 / 音樂、戲曲、遊藝、娛樂 / 玩具 |
辭條簡介 |
宋代時中國就已出現一種用手擰著旋轉,叫作「千千」類似陀螺的玩具,同時代畫家蘇漢臣「嬰戲圖」,畫兩個兒童打陀螺玩耍,已是倒鐘體的陀螺。傳統打陀螺方法,除了徒手擰轉之外,幾乎都需要用繩子使其旋轉,有前拋式的水平法,也有從頭上用力擲地下抽式的垂直打法,甚至還可以做各種花式表演。臺灣近幾年來,也出現很多新式陀螺,像鐳射陀螺、變色陀螺、發光陀螺、音樂陀螺、風車陀螺、磁性陀螺、離心力陀螺、地球雷達陀螺等種類多達五十多種。 陀螺的臺語叫做「干樂」,臺灣兒童所玩的有塑膠陀螺、木陀螺、響螺(又稱風螺、地雷)、鐵陀螺四種,而以木陀螺最普遍。昔日兒童幾乎都能自製,自製陀螺的選材依序是蕃石榴樹、龍眼樹、九芎木和樟木等。抽陀螺的棉繩細麻繩容易取得。最常見的陀螺玩法是在地上畫一直徑約一步的圓圈,圈內再畫一個小三角形,依序輪流把陀螺往圈裏打去,能旋出圈外就過關換手,有時也可以靠技巧讓陀螺旋出圈外來。如果停止在圓圈內,就要放在小三角形內任人各用針釘、劍釘和斧頭釘的陀螺劈擊一輪,一遭下來受劈打的陀螺往往傷痕壘壘,甚至當場劈成一半,退出戰場,陀螺釘成為別人的戰利品。第二個常見的玩法是捉對廝殺,猜拳輸者先打出陀螺,正在旋轉當中另一人隨即出手劈擊,目的都是要將別人的陀螺擊毀,所以無不設法強化自己的陀螺釘。除此之外,還有一些比較和平的玩法,比如持久比賽、擲遠比賽、定點比賽、最重比賽、最小比賽、撞擊比賽和套圈比賽,以及屬於特技的險過小橋等等。 臺灣目前以大溪鎮的陀螺節最受矚目,回復過去陀螺遊戲的記憶之外,屬於成人表演的大型木陀螺,花樣愈玩愈多,重量由數十公克到九十多公斤都有,非常有趣。 |
相關辭條: | 竹蜻蜓 , 陀螺 , 玻璃彈珠 , 翻紙花 , 彈弓 |