/ 查詢結果 /
辭條編號 | 002270 |
辭條名稱 | 米糕 |
所屬分類 | 民俗知識 / 與民俗文物有關之民俗知識 / 食物 |
辭條簡介 |
米糕主要材料是糯米,基本原則是將糯米洗淨泡軟之後蒸熟。分為甜、鹹兩種口味,甜的是糯米蒸熟之後加糖,有時候再加紅豆沙。鹹的是將蒸熟的尖長型糯米拌上特製炒好的肉臊而成。鹹米糕是很受歡迎的點心小吃,搭配調製的小黃瓜、肉鬆、滷蛋等。閩南語俗諺:「九頓米糕無上算,一頓冷糜抾起來囥。」是說媳婦每餐準備美味的米糕侍奉婆婆,被認為理所當然,偶有一時疏忽或準備不及只有冷稀飯時,婆婆就向鄰居親友抱怨媳婦的不是。 甜米糕常為節日儀式的食品。民間習俗用於祀神補運的米糕,頂端插著紅棗和龍眼,俗諺:「紅棗年年好,龍眼好尾景。」,米糕是要步步高昇,萬事如意。龍眼是金蟬脫殼,厄運脫身。拜完後要馬上丟棄龍眼殼,象徵把壞運氣拋掉。 清明節掃墓習俗當中比較隆重的上墳儀式,稱為「培墓」。要準備三牲祭后土、五牲及菜碗等食物祭祖。祭品當中包括米糕,象徵高昇。 臺灣民間婚俗,在結婚當天或者婚禮過後第三天,女方要回禮給男方包括米糕、豬腳、雞、豆沙餅等食物,男方用於拜神明,其中送來的兩盤米糕,一盤米糕上面畫紅色圈子或者貼一圈紅紙,表示喜慶和圓滿,新娘進入婆家的門之後,男方將此甜點切割一大圓留下,剩下外圍的回禮給女方。另一盤米糕上面插著蓮招花,用於祭拜床母,拜完後夫妻共食。俗諺:「插蓮招,生朗鳥。」,閩南語「朗鳥」為男性生殖器之諧音,表示多生男兒。 |
相關辭條: | 李仔糖 , 破布子 , 臘八粥 , 餃子 , 粽子 |