/ 查詢結果 /
辭條編號 | 002323 |
辭條名稱 | 員林蜜餞 |
所屬分類 | 民俗知識 / 與民俗文物有關之民俗知識 / 食物 / 地方小吃 |
辭條簡介 |
製作蜜餞的基本原理,是將水果、豆類及根菜類等加以處理,並以糖置換其中大部分水份,使可以保存。蜜餞分為中式及西式二類:一、中式蜜餞:分為乾性蜜餞(俗稱草路蜜餞)與粘性蜜餞(俗稱煮路蜜餞)兩種 。二、西式蜜餞:分為半乾式蜜餞(不結晶蜜餞)與濕式蜜餞(糖漬蜜餞)兩種。在臺灣光復初期,有從福建省來到臺灣的洪錫佛先生,運用員林盛產可以製作蜜餞的水果,先用鹽巴醃製之後,送到福建省做加工,加工之後再送回臺灣,這就是臺灣最早的蜜餞生產。員林製造的蜜餞除了內銷也做外銷。民國四十年代的蜜餞工廠林立,大都集結在林厝和番仔崙一帶,發展到六十年代是全盛時期,代理商分佈全省。 中國蜜餞的產製最早可追溯到漢唐時代,到清朝成為最盛時期。蜜餞原先是宮廷中的珍品,演變為民間在餞行時贈送的禮品。以新鮮蔬果經過鹽醃漬、或採取糖漬、煮糖或曬乾等方法製成蜜餞。中國在西漢以前就有相當進步且複雜的蜜餞製作法,後代有文獻記載。 |
相關辭條: | 岡山辣瓣醬 , 新竹貢丸 , 北港落花生 , 臺南意麵 , 萬巒豬腳 |