/ 查詢結果 /
辭條編號 | 000820 |
辭條名稱 | 戎克船 |
所屬分類 | 民俗文物 / 生活的民俗文物 / 交通、運輸與通訊工具及設備 / 車船 |
辭條簡介 |
戎克船是專指中國沿海或內河的帆船,十七世紀時西方人稱為junk,可能是「船」的閩南話發音。戎克船長約十二公尺,寬約四公尺,高約一公尺半,重約十五公噸,裝載量約可達十二公噸。因為船首左右雕有一雙凸出的眼睛和塗髹紅色漆料,顯得格外搶眼,在臺灣又稱為紅頭船。它是具有桅、帆、擢、舵等無龍骨、只有船栱的平底船,有單桅和雙桅之分,二桅以上才可以航行到外洋,而紅頭船僅專行內河。幾百年來戎克船扮演載運臺灣海峽兩岸的人員和物資的重要角色。 戎克船從十七世紀時就已經活躍在臺灣和大陸之間,西元一六三七年荷蘭的《大員商館決議錄》中記載,每年中國大陸有三、四百艘戎克船來打狗港(今高雄港)沿岸捕魚,每艘載有漁民十至十五人,即每年約有六千至一萬漁民來此活動,在捕魚期間也上岸煮水鹵鹽,用自製的鹽醃漬保存魚獲,剩餘的亦可販售。日據昭和三年(1928年)臺灣總督府交通局曾統計描述了臺灣諸港灣的沿革和現況動態,其中提到有戎克船的港口就有舊港(新竹州新竹郡港)戎克漁船三十五艘、馬公港戎克漁船一千三百二十八艘、蘇澳港戎克漁船三十八艘。一直到一九三七年七七事變大陸來的戎克船全部歸回。民國三十四年大戰結束,戎克船再度往來兩岸之間,同時也因大型油輪興起和之後的兩岸隔絕而漸漸走入歷史。 |
相關辭條: | 腳踏車 , 雙槳仔船 , 紅頭船 , 跳白仔 , 竹排 |