北鼓(piak-ko)在一般民間戲曲或北管館閣中又稱為板鼓、拍鼓(piek-ko)、小鼓(sio-ko)、達鼓(dak-ko),學術性名稱為單皮鼓。鼓身為木製,以皮革蒙住上半部,下半部挖空,使整個鼓身由上而下形成類似錐狀體。其發聲點在鼓面上方的中心點,擊打時的聲音短促而略帶爆裂聲。單皮鼓在民間戲曲或在北管鼓吹樂隊中擔任指揮的工作,又稱為「頭手鼓」。操演此樂器者稱為「頭手」,為整個樂團的靈魂人物,掌控著樂曲進行的速度,並以各種不同的手勢來進行鑼鼓的變化。擊奏的鼓棒稱為「鼓箸」(ko-ti)。演奏方式分為單楗或雙楗。於民間戲曲伴奏時,頭手多以單楗擊奏,另一手持板擊節。於北管鼓吹類樂曲中則多用雙楗擊奏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