/ 查詢結果 /

辭條編號:

2064

辭條名稱:

舞獅裝具

辭條分類:

詞彙類編 / 民俗文物 / 藝術性民俗文物 / 音樂、戲曲、遊藝、娛樂 / 陣頭與雜技裝具設備 / 陣頭 /

辭條簡介:

古俗認為獅子萬獸之王的威靈可驅邪避鬼、鎮宅招福,因而被視為神獸,具有宗教信仰象徵。所以中國雖不產獅,卻處處可以見到獅子形象與圖案,藉著模擬獅子的威力,達成心理的慰藉,舞獅即此意義的表現。臺語稱「舞獅」為「弄獅」,「舞弄」獅子來增加歡樂與熱鬧的氣氛,舞獅由信仰層面很自然的轉化成娛樂休閒的層面。舞獅時,通常是兩人一組,一人握獅頭,一人披獅身,獅尾垂於後由後一人操弄。舞獅者搭配裝扮服色,兩人互動默契密切,表現如一體,加上操演動作精準細膩,往往比真獅還動人。 臺灣地區目前可以看到的舞獅類型分為開口獅、閉口獅、醒獅和北方獅四種。開口獅多流行於臺灣北部,另有客家開口獅一派。閉口獅流行於臺灣南部,舞法因不同地區、不同教練而有很大差異,臺南縣市地區因舞獅團大部分附屬於宮廟所成立的宋江陣,所以舞獅配合宋江陣表演。高雄縣市地區則以套路「打獅套」表演為主。醒獅屬廣東獅,注重步法及馬式,主要的「採青」表演分「高青」與「地青」兩種,獅子分為「瑞獅」、「少獅」和「老獅」三種。北方獅盛行於長江以北地區,因其形似北京狗,故又稱為「北京獅」,目前臺灣地區的北京獅團較少,大多流行於國外華埠地區。 舞獅獅子的造型,分為獅頭、獅披(獅身)和獅尾三部分。獅頭用雄獅,較威武雄壯,獅頭製作材料從早期竹骨糊紙、木雕、皮革,到鉛皮、鋁皮和今日最普遍的塑膠獅頭。獅頭形貌眼似銅鈴、長鬚、捲髮和部分圖案,獅面顏色有青有紅,「青獅」表示武藝高強,「紅獅」較和平。獅身是以彩色花布或黃布,或是由代表金、木、水、火、土五行的五層不同顏色的布綴成,獅尾則是在獅身的末端,用毛線紮成一束尾巴,緊繫在一根小棍上,由後面一人操作,隨身體律動搖擺。整頭獅子製作完成還須經過「點眼開光」,「獅開光」獅子具有靈性後,才能演出舞弄。舞獅團員俗呼「獅仔腳」,配合獅身裝束,腰繫彩帶,打綁腳。不同類型的獅子,也有其造型上的特徵,開口獅的嘴開得很大,可以隨意啟閉,因其嘴巴用?仔作成,故又稱為?仔獅。又客家開口獅獅頭用木頭做成,嘴巴形狀如四方形之木盆,又被稱為「盒仔獅」,或稱「客仔獅」。閉口獅的嘴巴不能隨意啟閉,稱「合嘴獅」,因其造型與飼雞的竹籠相似,故又稱為「雞籠獅」。醒獅中的傳統老獅又分花面、紅面與黑面等,如「劉備獅」白鬚七彩色,代表仁德瑞祥,「關公獅」黑鬚紅黑色,代表忠義勇猛,「張飛獅」黑鬚黑白色,代表強悍威武,「黃忠獅」白鬚黃花色,代表慈祥穩健,「趙雲獅」黑鬚黃黑青色,代表英勇善戰。北方獅在造型上和真獅比較相似,全身被以纓毛,顏色如獸毛,體型較小,獅頭不若前三種的繽紛裝飾,其頭頂多一獨角,以示威猛不凡。舞獅成為民俗遊藝後,為了增加趣味性,設計了「獅俑」,也稱為獅鬼、獅嫺、笑佛或和尚的角色,裝扮有戴「頭面」者,也有不化裝者,純粹以逗趣滑稽的動作取勝。

/ 匯出選擇辭條 /

E-Mail

E-mail

列印

列印

HyperLink

意見建議