/ 查詢結果 /

辭條編號:

1837

辭條名稱:

竹管厝

辭條分類:

辭條簡介:

臺灣產竹,竹材取得便利又價廉,在早期農業時代是中下階層重要的造屋材料。竹管厝用於主要樑柱和結構的竹種有較為粗大型的麻竹、刺竹、孟宗竹和桂竹等。這些竹材量輕而堅韌,極適於臺灣多颱風多地震的環境,搭配其他素材亦能冬暖夏涼,舒適而耐住。 早期先民在竹管厝的造屋方法上,運用了結構力學的智慧,使竹屋能夠增加張力而更穩定,會在兩側的整個牆面運用竹材自然的曲度,穿架出外張的結構,使不容易垮解。柱腳再夯土或疊石,更加堅固。各部位竹構件鑿孔穿接,以竹釘榫插,不會鬆脫易位。外牆和隔間則用竹篾編成,再敷上粗糠、切細稻桿、泥土、牛糞或加了棕簑纖維混合攪拌均勻的土漿,乾燥後表面抹上石灰,對臺灣潮濕的氣候有良好的調節作用。厝頂一般多先用半剖竹管上下套合,其功能如傳統建築之椽條和仰合瓦,可阻水防蟲,最上再用稻草、茅草或用甘蔗葉被覆,但草類屋頂風化較快,通常三五年必須全部翻新。

相關辭條:

/ 匯出選擇辭條 /

E-Mail

E-mail

列印

列印

HyperLink

意見建議